我們來看這300年前的經濟學故事:
愈強調儲蓄的社會,會讓社會越貧窮。當每個人減少消費,而把所得都都轉到儲蓄,社會整體的消費減少;連動著讓生產跟著減少;生產減少導致所得減少;所得減少讓人人視「儲蓄」(安全感)很重要,於是減少消費增加儲蓄,於是消費又更減少,因此陷入貧窮的循環。
來看下面的例子:有三個窮光蛋,理髮師、裁縫師及修鞋匠。
因為沒錢,所以都不消費,他們的經濟狀況如下:
假設一般消費價格如下:
理髮:50元
修鞋:50元
補衣:50元
現在理髮師要去參加他朋友的婚禮了,他跟朋友借了100元,於是:
理髮師→用50元修鞋,50元補衣。裁縫師→用賺到理髮師的50元修鞋。
修鞋匠→用賺到理髮師的50元和裁縫師的50元去理髮和補衣服。
裁縫師→用賺到修鞋匠的50元去理髮。
最後理髮師再將賺到裁縫師50元和修鞋匠的50元(合計100元)再還給朋友。
現在三個人跟當初一樣還是沒錢,但是生活品質卻改善了!
儲蓄的矛盾原文為The paradox of thrift,應該翻譯成節儉的矛盾比較合適,因此論點我會用在其他地方,故翻譯成"儲蓄的矛盾"。
"儲蓄的矛盾"並非完美的理論(其實世界大多數的理論都沒有完美的),美國20世紀經濟大蕭條的時候,美國人看淡前景,因此不消費把錢儲蓄起來,也因此導致產品滯銷,公司裁員,變成經濟蕭條,後來美國人推崇凱因斯的這套理論,認為不斷的消費,即使花費未來的錢也在所不惜,因為這樣的消費下,美國經濟開始好轉。也因為過度的借貸與消費,在2007年爆發金融海嘯。
其實,個人把借貸來的錢做投資,政府把錢(公債)拿來做擴大內需與投資先進科技,都是很好的方式。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安倍經濟學」,他讓日幣貶值與通貨膨脹,這讓人民降低手上保留現金的意願,加上銀行利息降低,使得人民把手邊的現金拿出來消費。連帶因為日幣貶值,讓外國旅客更願意到日本消費,這招其實也是「儲蓄的矛盾」的一種運用。
凱因斯除了"儲蓄的矛盾"外,另一個"挖洞理論"也很有名。意即當社會經濟蕭條,由政府出資,讓人民挖一個洞,就可以創造出工作機會並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挖一個洞後,再把這個洞補起來,同樣又可再一次創造出工作機會並帶動相關產業發展。這樣的論點,需要看執行的條件。
1931年美國經濟大蕭條,美國第31任總統胡佛(Herbert Clark Hoover)為了解決這樣的困境及加速美國西南部地區的繁榮,動工5000人興建胡佛水壩(Hoover Dam),並於第32任總統羅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任內完工,這是一個由國家發動內需建設帶動經濟發展的正面例子。而台灣有個負面例子,馬英九政府興建許多場館,最終變成蚊子館,這些都是短期內要促進經濟成長的"投機行為",政府應該把這樣的金錢資源投入到對的地方與對的事情,把"投機行為"變成"投資行為"才能讓內需提升實際作用。
1931年美國經濟大蕭條,美國第31任總統胡佛(Herbert Clark Hoover)為了解決這樣的困境及加速美國西南部地區的繁榮,動工5000人興建胡佛水壩(Hoover Dam),並於第32任總統羅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任內完工,這是一個由國家發動內需建設帶動經濟發展的正面例子。而台灣有個負面例子,馬英九政府興建許多場館,最終變成蚊子館,這些都是短期內要促進經濟成長的"投機行為",政府應該把這樣的金錢資源投入到對的地方與對的事情,把"投機行為"變成"投資行為"才能讓內需提升實際作用。
目前蔡英文的前瞻基礎建設投入到交通、水環境、綠能等。相對馬英九一系列的蚊子館相較好多了。交通、水環境、綠能這些這些都是民生設施在使用率上覺得比廣泛的蚊子館來的有益處。
參考資料:
Money DJ:節儉的矛盾
為基百科:節儉悖論
Hong Kong:原來錢作怪
全台大追蹤 為何台灣淪為蚊子館王國?:今周刊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