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Header Ads

三分鐘認識貝聿銘










外表披覆纖薄優雅藍色玻璃的約翰·漢考克大廈 (John Hancock Tower),由貝聿銘與其合作夥伴Henry Cobb設。於1973年即將完工時,約翰·漢考克大廈表面的玻璃開始大量脫落,貝聿銘與科布隨後迅速換上膠合板,但在他們找出原因時,已有將近3成的玻璃脫落,這對貝聿銘來說,不僅是專業上的奇恥大辱,更帶來重大的法律責任。


雖然專家後來認為,玻璃大量脫落一事,問題不在貝聿銘的設計,而是玻璃本身,但這次的挫敗已為他與合作夥伴帶來慘重損失,工程延誤近4年、費用從8000萬美元(以當今匯率換算約新台幣25億元)翻倍暴增至1.6億美元(約新台幣50億元)。貝聿銘隨後與玻璃製造商、業主對簿公堂,直到多年後才終於和解。/ LTN




貝聿銘在1979年接受中國大陸委託設計北京香山飯店,根據「貝聿銘全集」及眾多資料,當時的領導希望他在市中心長安大街上建兩棟高樓,但貝拒絕,最後選擇香山的一處清代皇家園林,以舊園為基礎予以整修。

為了讓香山飯店的內部空間形成蜿蜒曲折的形式,他對賓館裡裡外外每條水流的流向、水流大小、彎曲程度都有精確的規劃,賓館中不同類型鮮花的數量、擺放位置,隨季節、天氣變化需要調整不同顏色的鮮花等也有明確說明,可謂匠心獨具。

但工人在施工時對這些刻意設計的細節毫不在乎,隨意改變水流的線路,石頭的擺放位置也是隨隨便便。看到的精心設計被弄成這個樣子,貝聿銘非常痛心,曾說「香山飯店是我經歷過最難的項目之一」。/UND


















張貼留言

0 留言